MISQ专栏
MISQ专栏

股权众筹中的“信心魔力”:信心传染如何促成超额融资?

日期:2025-09-03    来源:CNAIS “MISQ China Impact”团队    作者:Yijing Li, Fei Liu, Eric T. K. Lim, Chee-Wee Tan, and Yong Liu (2024)   编辑:徐玉婷,南京大学商学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2022级博士研究生   点击: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股权众筹已然成为创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然而,股权众筹中的超额融资现象令人困惑。为什么有些项目能够吸引远超预期的资金支持?本期MISQ的文章《Infectious Confidence: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Confidence Contagion on Overfunding in Equity Crowdfunding》,将带您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信心传染”机制,揭示股权众筹中投资者决策的复杂心理过程。

(来源:https://www.crowdcube.com)


01理论发展

在股权众筹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超额融资,即项目在达到预定融资目标后仍能继续吸引资金。这种现象不仅为创业者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也引发了研究者的好奇:为什么投资者会在项目已经达成目标后仍愿意继续投资?尽管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是项目成功融资的关键因素,但仅凭这一点似乎无法完全解释超额融资现象。

为了揭示超额融资背后的机制,作者引入了信心传染理论。信心传染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将一种积极的情绪或态度传递给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现象。信心传染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生,包括模仿、类别激活和社会评估。模仿机制是指个体通过模仿目标的情绪或行为状态,从而体验到目标的情绪;类别激活是指个体在暴露于特定情绪类别线索后,直接激活相应的情绪;社会评估则是指个体通过评估目标对某一对象或事件的评价,并调整自己的评价以与目标保持一致。

作者认为股权众筹中的信心传染主要通过社会评估机制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具体来说,投资者在评估一个众筹项目时,会通过项目宣传材料来感知创业者对项目成功的信心。这种感知过程是自发的,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投资者会不自觉地吸收创业者的信心,并将其转化为对项目成功的信心,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另外,这种信心传染在集体层面会引发投资活动的集中和异常激增。当多个投资者都受到创业者信心的影响时,他们更渴望成为项目的一部分,从而导致投资活动的聚集和加速。这种集体行为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的超额融资。


02 研究设计

基于信心传染理论,作者提出了一个研究模型,假设嵌入在宣传活动中的信心线索(如融资目标、股权保留、语气坚定性和IPO意图)能够引发投资者的信心传染,从而推动项目的超额融资。他们假设融资目标的大小正向影响投资者对创业者野心的感知;股权保留的比例正向影响投资者对创业者独立性的感知;宣传活动中的语气坚定性正向影响投资者对创业者魄力的感知;IPO意图正向影响投资者对创业者乐观性的感知。更进一步,作者假设投资者对创业者自信特质的感知正向影响他们的投资信心。为了验证上述假设,作者设计了两项研究:研究一旨在验证信心线索如何在个体层面引发信心传染;研究二旨在验证信心传染在集体层面的作用机制。

(来源: Li et al., 2024, p1199, Figure 1)

研究一采用了2×2×2×2的全因子设计,涉及融资目标(高与低)、股权保留(高与低)、语气坚定性(高与低)和IPO意图(有与无)四个自变量,以及时间压力(有与无)作为调节变量。实验材料包括两个真实的股权众筹项目,分别来自可再生能源领域和本地植物配送服务领域。为了控制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因素,实验中排除了融资进度、已投资的投资者数量、融资期限等信息。实验通过Amazon Mechanical Turk(MTurk)平台招募参与者,并进行了资格筛选,确保参与者对股权众筹有基本了解。合格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32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中,每个参与者需要完成两个投资任务。每个任务中,参与者被给予1000美元的虚拟起始资金,用于购买项目的股权。实验结束后,参与者有机会根据任务表现获得奖金。

(来源: Li et al., 2024, p1202, Figure 2)

研究二的数据来源是Crowdcube平台。作者们收集了该平台在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的272个股权众筹项目的数据,其中191个项目成功达到了融资目标,132个项目接受了超额融资。为了量化投资活动中的激增现象,研究者们采用了Hawkes过程模型(Hawkes Intensity Process, HIP),该模型能够捕捉投资活动中的自激励和传播效应。通过HIP模型,研究者们提取了三个关键指标来量化投资活动的激增:融资反应性(Reactivity)、融资活力(Virality)和融资持久性(Persistency)。融资反应性通过反转模型中的截止参数来衡量,表示投资活动对项目宣传材料中信心线索的反应速度;融资活力通过模型中的分支因子来衡量,表示每个投资活动平均能引发多少后续投资活动;融资持久性通过反转模型中的幂律指数来衡量,表示投资活动的持续时间。


03实证结果

研究一的实验结果表明,四种信心线索(融资目标、股权保留、语气坚定性、IPO意图)都能显著影响投资者对创业者自信特质的感知。即使在时间压力下,这些影响依然显著。另外,这些积极的感知能够显著提升他们对项目成功和预期回报的信心,进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

研究二的实证结果显示,股权保留、语气坚定性和IPO意图能够显著提升融资反应性,四种信心线索均能增强融资活力,而语气坚定性和IPO意图有助于维持融资持久性。此外,融资活力和持久性对超额融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融资反应性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信心传染通过引发投资活动的激增推动了项目的超额融资。



04结论与启示



该研究通过引入信心传染理论,为理解股权众筹中的超额融资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揭示了投资者在评估项目时,不仅依赖于项目的质量信号,还会受到创业者所表现出的自信特质的影响。这种信心传染主要通过社会评估机制发生,投资者会自发地吸收创业者的信心,并将其转化为对项目成功的信心。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股权众筹领域的理论研究,还强调了情绪和态度在群体决策中的传播效应,为理解投资者决策的复杂心理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研究结果也为创业者和众筹平台提供了宝贵的策略建议。对于创业者,通过在宣传材料中巧妙地展示自信特质,如设定较高的融资目标、保留较多的股权、采用坚定的语气和表达明确的IPO意图,可以有效激发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提高项目的融资成功率。对于众筹平台,平台可以利用这些发现,优化项目展示和推荐机制,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项目,提高平台的整体融资效率。此外,平台还可以通过分析项目宣传材料中的信心线索,预测项目的融资潜力,从而为创业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参考文献:

Li, Y. J., Liu, F., Lim, E. T. K., Tan, C. W., & Liu, Y. (2024). Infectious Confidence: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Confidence Contagion on Overfunding in Equity Crowdfunding. MIS Quarterly, 48(3), 1193-1222.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25300/MISQ/2023/16669


作者信息:


Yijing Li

Position: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Faculty of Busines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Research Interest:Deep Learning and Business Analytics, Social Media Mining, Visual Analytics, Content Marketing, Mechanism Design in Crowd Platforms

Site: https://www.polyu.edu.hk/mm/people/academic-staff/dr-yijing-li/

E-mail: yijing1.li@polyu.edu.hk


Fei Liu

Positio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Faculty of Busines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Research Interest: Behavioral Analytics, Service Platformization, Crowdfunding, Social Media, Creator Economy

Site: https://www.polyu.edu.hk/mm/people/academic-staff/dr-fei-albert-liu/

E-mail: fei-albert.liu@polyu.edu.hk


Eric T. K. Lim

Posi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 Technology Management, UNSW Business School, Sydney, AUSTRALIA

Research Interest: Fintech, Blockchain, Bitcoin, Payment Solutions, Digital Innovation, Sharing Economy, Big Data,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ite: https://www.unsw.edu.au/staff/eric-lim

E-mail: e.t.lim@unsw.edu.au


Chee-Wee Tan

Positio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Faculty of Busines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Research Interest:Applied Business Computing; Digital Innovation; Platform Economics and Governance

Site: https://www.polyu.edu.hk/mm/people/academic-staff/prof-tan-cheewee/

E-mail: chee-wee.tan@polyu.edu.hk


Yong Liu

Posi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 Aalto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 Espoo, FINLAND

Research Interest:AI Robots, Big Data, Electronic Commerce,

Mobile Commerce, Social Media, and eWOM

Site: https://www.aalto.fi/en/people/yong-liu

E-mail: yong.liu@aalto.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