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Q专栏
MISQ专栏

当信息系统遇见海德格尔:基础设施成为一个人的家——对基础设施关系观的现象学解读

日期:2024-03-01    来源:CNAIS“MISQ China Impact”团队    作者:Kai Reimers, Stefan Schellhammer, and Robert B. Johnston (2022)   编辑:王苏粤,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市场学系,管理信息系统2023级博士研究生   点击:

引言:本文作者通过重新审视一个IS领域关于基础设施颇有影响力的“关系”观点被严重忽视的部分,即“基础设施成为一个人的家”,将重点从过去的技术与实践的关系转向人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上,对这种观点做出了另一种解读。在这项研究中,海德格尔(1927/1962)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现象学理论被用于解释这样一个家可能包含的内容,通过将现象学研究领域的数据收集方法创新性地运用于信息系统研究,作者从人的角度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并且对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新的理论阐释,两种以前从未被区分过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也通过实证研究被提炼出来。那么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视角下的基础设施究竟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基础设施有什么不同呢?


01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在信息系统及相关学科中,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历来被理解为一种技术或社会技术系统,它是"在其之上运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支撑,针对这一观点,Star和Ruhleder(1994年、1996年)提出了他们的基础设施"关系观" (relational view):

“在当一种更大规模的技术为局部实践提供支持时,基础设施就会出现,然后就可以以一种自然的、随时可用的方式被使用。当局部的变化被纳入组织变革时,基础设施就会变得透明,并成为一个人明确的家园。这不是一个物理位置,也不是一个永久性的位置,而是一种工作关系--因为没有一个家是万能的......”,

支持这种关系观点的学者几乎一致认为关系观点意味着技术与实践以某种方式相关联,从而形成基础设施。这样,基础设施就被解释为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事物。然而,对于这种关系的性质却没有达成共识。作者从五个维度将这些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区分:1、构成基础设施的“关系”的本质2、让基础设施变得可见的策略和方式3、研究中所关注的基础设施的规模问题4、基础设施的本体论状况5、向动名词(infrastructuring)的转向。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作者发现对于Star和Ruhleder对基础设施的定义包含的六个要素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并没有被完整地理解和消化,特别是关于“家”的要素,比如基础设施具有住宅的特点,是个人的:它成为某个人的家;这个家是临时性的,需要持续工作才能维持。因此,作者提出,在研究这项开创性提议时应该放弃对技术与实践直接关系的强调,转而关注人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即基础设施如何成为一个人的家。对这个“家”的内涵的探究需要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进行理论架构与方法设计,将现有技术和实践如何成为熟悉实体的整体联系的一部分的过程概念化,从而实现使基础设施成为一个“家”背后所隐含的舒适、安全的目标。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激进地将自己的哲学建立在他称为“在世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的对人类日常有目的活动的分析之上,这种与笛卡尔主客二分截然相反的思维以讨论人们如何在他们的世界中栖居(dwelling)为取向,令其成为将基础设施成为一个人的家的过程进行理论化的理想框架。作者简要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这种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模式,它包含着人与世界之间亲密的整体关系,并将其阐释为“在熟悉的世界中感到自在” (being at home in a familiar world),作者以解释学循环(hermeneutic circle)的形式阐述了这种对世界积极的解释,并在实证研究部分运用了这种形式。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人的存在被视为与物体存在的本质不同。人类的存在特征是未来导向的筹划(Projection),即不断为成为特定的自我而努力。这种筹划包含了一个“为了…而存在”的目标,尽管这个目标无法完全实现,但它塑造了人的本质。此外,人类被发现总是已经置身于一个给定的世界中,即被抛状态(Thrownness),这个世界局限了人类的追求,同时提供了熟悉感和实在感。情绪在此扮演了一个角色,揭示了世界对人的总体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并不将周围的事物视为与自己存在无关的无意义的物体,而是作为完成某项任务的器具(equipment),这些任务是他们存在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这些器具与世界和他人互动,而“他人”(the they)是那些有共同“为了…而存在” (for-the-sake-of-which)的目的,并且以类似方式使用器具的人。大多数时间,个人的自我认同与“他人”相融合,尤其是当人们沉浸在日常活动、任务和目标中时,这种状态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它是人们理解如何遇到和使用器具,以及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整体。然而,由于器具的熟悉性,这个器具和目的构成的世界很大程度上会从人的显式注意中退却。此外,人的自我意识(own sense of self)也会因为沉迷于任务和目标而逐渐消失,而不是显式的“为了…而存在”的目的。简而言之,人会在一个熟悉的世界中感到自在。

海德格尔认为,使用工具是一种主动解释行为,通过实践来理解事物的性质,这种理解是为了支持个人的存在。筹划和被抛状态是这种解释的两个方面,筹划是探索新的可能性,是基于某种可能的自我存在方式,发现新的实体作为工具的行为;而被抛是保守的,是将任何新解释与个人已经居住的物质和公共世界相协调的行为。但它们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已经处于某种特定的共享存在方式的被抛状态(即个人已经融入的公共世界),为任何关于自我理解的筹划提供了基础;同时,自我理解的筹划为理解构成世界的器具的参考整体和为了…而存在的目的提供了理解。这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所说的解释学循环。

来自MIS Quarterly Vol. 46 No. 3 / September 2022

不过,因为这种解释是主动的,所以解释学循环会随着时间展开。从圆圈的顶部开始,对器具如何相互关联的理解[1]主动地为发现实体作为器具[2]设定前提条件,这又是主动使用器具[3]的前提条件,进而是遇到器具对手头任务的适用性(或不适用性)[4]的前提条件,这又是在公共物质世界中应对[5]的主动前提条件,这又是拥有身份和目的[6]的基础,这反过来又主动地为筹划理解器具如何相互关联[1]设定前提条件……如此循环往复。

来自MIS Quarterly Vol. 46 No. 3 / September 2022

这个循环通常是连续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当常规的世界观被打破,人可能会经历世界的“不可思议性”和“无家可归感”,这通常伴随着焦虑。人们可以选择返回到安稳的解释学循环中,或者决心面对焦虑,以一种更真实的自我重新进入循环。

根据前文对Star和Ruhleder(1996)基础设施定义的洞见,作者从海德格尔的视角重新构架它,得出的结论是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和基础设施建设(infrastructuring)在本质上分别等同于海德格尔的"世界"(world)和"在世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


02研究设计

在个体视角下考察基础设施建设,理想的研究对象是职业新手,原因如下:首先,新手在实践中初次接触行业技术和做法,这些尚未内化为其日常工具和身份的一部分,新手需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世界,以实现熟练水平的操作、理解和感受。其次,新手处于经验丰富的老手和缺乏实践知识的观察者之间,能够察觉并理解实践中的关键事件,使其成为理想的信息传递者。最后,新手经历的事件频率既能维持研究兴趣,又能确保在合理时间内收集到足够的实证数据。

因此,作者招募了三名在一家德国社区药房刚开始工作的实习药剂师,在经过特点形式的写作训练后撰写一至三个月的反思性学习日记。随后选择其中一份内容和形式最适当的日记,以叙事探究的形式重构这位实习药剂师在社区药房工作中与陌生技术和实践打交道的过程,将其分为药品分类、重新排序、更新有效期和重新计算价格四个活动流程进行叙述。


03研究结果

通过对工作日记进行分析,作者基于个体不同的应对方式,将基础设施建构过程分为两种类型。

基线应对(Baseline Coping)是个体默认的世界参与方式,涉及到对即时任务和目标的常规投入。它不具有情感上的挑战性,因为它是在已经发现的设备以及对身份和目的的理解范围内运作的。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日常的故障维修会导致发现附近有更多的设备,从而使人们的理解范围逐步扩大,使得原本只是在个体世界视野边缘的技术和实践被整合进个人的基础设施中,因此,每个人都参与了探索性的基础设施建设(exploratory infrastructuring),而这只是以一种专注和反应迅速的方式进行正常工作的结果。而焦虑型应对(anxiety-imbued coping)是一种更坚决、更真实的处世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反复出现的、情绪上令人不安的情况--而不是离散的干扰--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产生一种情绪,使人对"自我 "和 "世界"的理解发生改变。这些情节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通过突然发现自己所居住的世界观可以更宽广来解决(如果能解决的话)。其结果是扩大了患者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从先前对自身存在和器具的局限性和短视视角中解脱出来,这意味着他们的基础设施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变革。因此,焦虑的应对方式会导致一种独特的解放性的基础设施建设(emancipatory infrastructuring),在这种结构中,人们会从之前对自身存在和器具的局限性和短视视角中解放出来,这意味着他们的基础设施会发生离散性的变化。


04研究贡献

本研究对基础设施研究领域做出了以下贡献:首先,本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通过文献综述扩展了Star和Ruhleder的"关系观点",将焦点从技术与组织实践之间的关系转移到人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此关系的新解释。其次,发展了关于基础设施的理论框架,首次将海德格尔的诠释学元素纳入基础设施研究,之前研究中仅较少涉及的本体论元素得到了补充。再次,将现象学方法应用于信息系统研究,提倡从现象学角度进行理论构建和数据收集,重视人在基础设施中的体验和角色,并通过创新性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新手的视角分析职业实践学习经验,提供了与现象学方法一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途径。

最后,对理论解释进行深化,为基础设施及其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识别了两种之前未被区分的建设模式。

图片


参考文献:Reimers, K., Schellhammer, S., & Johnston, R. B. (2022). INFRASTRUCTURE AS A HOME FOR A PERSON: A 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STAR AND RUHLEDER'S RELATIONAL VIEW. MIS Quarterly, 46(3).

https://doi.org/10.25300/MISQ/2022/15622

文章链接:https://misq.umn.edu/infrastructure-as-a-home-for-a-person-a-phenomenological-interpretation-of-star-and-ruhleder-s-relational-view.html


作者介绍:

Kai Reimers

Position: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choo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RWTH Aachen University, Aachen, GERMAN

Area:Development of Industry-wid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Development of IT Standards,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

Site: https://www.wiwi.rwth-aachen.de/cms/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die-fakultaet-neu-/unsere-lehrenden/professuren/~bbbzsj/reimers-kai/?lidx=1&allou=1

Email: reimers@wi.rwth-aachen.de

Stefan Schellhammer

Position:Vice-Dea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choo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ünster, Münster, GERMANY

Area: Evolu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Impact of Collaboration Tools on Levels of Stress

Site: https://www.wi.uni-muenster.de/department/wi/people/stefan-schellhammer

Email: stsc@wi.uni-muenster.de

Robert B. Johnston

Position:Honorary Professor,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University of Sydney Business School, Sydney, AUSTRALIA,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Dublin, IRELAND

Area: Electronic Commer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ite: https://www.sydney.edu.au/business/about/our-people/academic-staff/robert-johnston.html#collapseprofileresearchinterest

Email: robert.johnston@sydney.edu.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