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时代,普通用户也可以在网上发布新闻故事,但这些新闻是未经官方媒体筛选认证的,为大众识别新闻的真实性增加了难度。面对社交媒体平台中虚假新闻泛滥的现实情况,各大平台推出了相应机制来应对这一问题,比如设置举报或投诉按钮,让平台用户主动举报虚假新闻。
目前,视频已经成为在线用户发布内容的首选方式。假新闻中的视频可能会让帖子看起来更有说服力,从而影响举报机制的有效性。虽然很多人认为视频不具备文字、图片那样的可操作性,但故意制造并且传播假新闻的人还是会利用视频来误导大众。
那么,假新闻中的视频对举报该帖子的用户数量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假新闻文本的情绪强度又对上述影响有怎样的作用?今天这篇MISQ文章 “Seeing Is Believing? How Including a Video in Fake News Influences Users’ Reporting of the Fake News to Social Media Platforms” 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01 理论发展
Ø 假新闻中视频的影响
作者认为假新闻中的视频会从用户的判断能力、举报意愿、以及参与程度三个渠道混合影响该帖子的被举报数量。
(Reference: MIS Quarterly Vol. 46 No. 3 / 2022 P 1323)
人们通常认为视频能够记录真实发生的事情,并且不可改变,从而对此放松警惕,这就给了假新闻制造者可乘之机。假新闻中的视频有几种常见的制作方式,比如,借用类似事件进行重新剪辑断章取义,或者用技术改变视频中的内容等等。虽然这些视频做的并不完美,只要用户能细心发现其中被人为操纵的部分,就可以分辨这个新闻的真假。但现实中又有多少用户能在浏览新闻视频的时候仔细观察辨别呢?因此,作者推测虚假新闻中包含视频会增加内容的说服力,降低用户的辨别能力,从而减少这则假新闻的被举报数量。
用户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信息行为(分享知识、写评论等)通常会受到很多非物质的内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帮助他人、追求声誉等等。因此,当用户发现虚假内容时,就可能会有更强烈的举报意愿。并且,人们清楚视频比文字更有说服力,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而意识到带视频的假新闻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和负面作用。那么这部分用户可能会因为提高了感知风险而进一步提高举报意愿。因此,作者推测虚假新闻中包含视频会提高用户的举报意愿,从而增加这则假新闻的被举报数量。
一般来说,跟只有文字或图片的帖子比起来,用户更愿意看有视频的帖子。因此,包含视频的帖子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参与,也就是获得更多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当假新闻帖子中包含视频,它的传播范围和受众规模就会扩大。所以作者推测虚假新闻中包含视频会引发更多用户参与,从而增加这则假新闻的举报数量。
Ø 文本情绪强度的调节作用
作者依然从上述三个渠道来讨论情绪强度的影响。
首先,有研究表明在受到情绪影响时,人们不太可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因此,作者认为文本情绪强度会负面调节视频对用户判断假新闻能力的影响。其次,当文本情绪强弱不同时,能够辨别出假新闻的用户可能是不同的。有些人本来就了解相关新闻或者天生逻辑强大,即使在情绪较强的时候也能有很好的判断力。并且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普遍的,自己能看出来假新闻,别人也能看出来。所以这样的用户可能不会意识到假新闻视频具有很高的风险,也就不会有很强的举报意愿。因此,作者认为文本情绪强度可能会通过改变发现假新闻的用户群体,来削弱视频对用户举报意愿的积极影响。最后,假新闻视频能够通过引起用户情绪共鸣来增强参与度。而当文本情绪较强的时候,留给视频进一步唤起情绪的空间就小了。也就是说他们存在替代效应,文本会影响视频所能增加的用户参与度,所以作者认为文本情绪强度会削弱视频对用户参与程度的积极影响。
另外,作者认为文本情绪强度在削弱视频效果方面的调节作用对积极情绪更强,而对消极情绪更弱。因为消极情绪会触发人们的防御机制,让用户更想去调查到底是不是假新闻。
02 数据与变量
该研究的数据来自微博平台,共收集了2020年1月之前被举报的3万6千条假新闻,累计被举报了47万次。作者通过这些被举报的假新闻的文字内容来搜索那些有相同文字但没有被举报的假新闻。这些假新闻虽然文字内容相同,但有些是纯文本,有些有图片,有些有视频。在去掉一些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假新闻微博后,最终的数据集包括约1万条假新闻事件和10万个相关微博。
研究的因变量是举报某假新闻文微博的用户数量,自变量为该微博是否包含视频,情感强度通过文本分析获得,并且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控制变量为是否包含图片、微博文本长度、是否写明来源等等。
03 实证结果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假新闻中的视频增加了向平台举报该微博的用户数量,假新闻文本中的强烈情绪削弱了视频对增加举报数量的影响。另外,如果假新闻的情绪是积极的,强烈的积极情绪会在更大程度上削弱视频对举报的影响,如果是消极情绪,则更小。
接下来作者进行了五项稳健性检验,包括加入工具变量;重新测量文本情绪;对比图片和视频的不同影响;将因变量替换为用户直接在评论中写明是假新闻,而不是向平台举报;以及检验视频或者情绪是否会导致假新闻被删除。
04 结论与启示
作者发现在假新闻帖子中的视频能够增加向平台举报该帖子的用户数量,另外,假新闻文本的情绪强度,特别是当情绪是积极的时候,能够显著削弱视频的影响效果。这篇文章既对信息系统领域的文献做出了理论贡献,也能够在管理上帮助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利用群体智慧来防止假新闻在平台扩散的潜力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Wang, S. A., Pang, M. S. & Pavlou, P. A. (2022). Seeing Is Believing? How Including a Video in Fake News Influences Users’ Reporting of the Fake News to Social Media Platforms. MIS Quarterly, 46 (3), pp. 1323-1354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25300/MISQ/2022/16296
https://misq.umn.edu/seeing-is-believing-how-including-a-video-in-fake-news-influences-users-reporting-of-the-fake-news-to-social-media-platforms.html
作者信息:
Shuting (Ada) Wang
Positio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t Zicklin School of Business of Baruch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ite: https://zicklin.baruch.cuny.edu/faculty-profile/shuting-wang/
Email: shuting.wang@baruch.cuny.edu
Research Interest: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ocial Media, Digital Marketing, E-commerce, Fake News, E-learning
Min-Seok Pang
Posi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t Fox School of Business, Temple University
Site: https://www.fox.temple.edu/directory/min-seok-pang-tuf79231
Email: minspang@temple.edu
Research Interest: IT business value in the public sector, Public sector IT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Impact of politics on IT investments and management, The role and impact of technology in public policies, Societal impacts of technologies
Paul A. Pavlou
Position: Dean of the C. T. Bauer College of Busines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Site:https://www.bauer.uh.edu/search/directory/profile.asp?firstname=Paul&lastname=Pavlou
Email: pavlou@bauer.uh.edu
Research Interest: Information Systems, Data Science, Online Reviews, Decision Neuro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