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下午,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CNAIS)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CNAIS 2025学术年会分论坛—设计科学前瞻论坛在北京市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大模型时代的设计科学研究与实践”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多位在设计科学研究(Design Science Research,DSR)与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生成式AI与大语言模型背景下设计科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与未来走向。

魏煊发言

李昕发言
论坛由香港理工大学李昕教授(线上)与上海交通大学魏煊教授共同召集主持。李昕教授首先阐述了论坛的背景与意义,指出设计科学研究(Design Science Research, DSR)正经历由“系统构建”向“智能共创”的深度转型。魏煊教授介绍了论坛议程并强调,在大模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系统学者应更积极地吸收AI技术成果,以理论创新与实践设计回应时代命题。

自左而右依次为吴俊杰、张瑾、Michael Chau、刘红岩、刘业政
论坛邀请了香港大学Michael Chau教授、清华大学刘红岩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刘业政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俊杰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张瑾教授等专家。嘉宾们围绕“大模型时代设计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变”“学科特色与独特贡献”“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会学者指出,大模型技术正在重塑信息系统研究的边界,设计科学的核心应从“构建工具”转向“共创机制”,通过融合AI生成能力与人机交互过程,提升研究的社会价值与理论贡献。

学生提问
在“范式转变”环节,专家们探讨了如何在生成式AI背景下重新定义“设计”这一概念,使其从传统的系统开发拓展为以智能协同为核心的知识创造过程。在“学科特色与贡献”部分,学者们强调,信息系统领域的DSR应在与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邻近学科的对话中保持独特定位,既关注技术构建,也关注社会技术系统中的应用与治理问题。论坛最后的“未来方向”环节,嘉宾们提出,未来三年,大模型驱动的研究将集中于智能共创设计、AI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可解释与可复现的设计过程等关键主题。

专家合影
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专家们普遍认为,设计科学研究在大模型时代肩负着引领学术范式创新的重要使命,应以更开放、更前瞻的视角推动中国信息系统学科从“跟随前沿”迈向“开拓前沿”。